稳格科技肺病AI检测算法落地某三甲医院:6个月实现肺癌筛查效率跃升40%
在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的背景下,某省级三甲医院携手稳格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部署**「DeepLung肺病智能检测系统」**,成功构建起"AI预筛-医生精诊-患者随访"的全流程肺癌防控体系。项目实施6个月后,医院肺结节检出量提升32%,早期肺癌诊断率提高27%,医生日均阅片量从120例增至180例,标志着AI技术真正融入临床诊疗核心环节。
一、项目背景:传统筛查模式遭遇三大瓶颈
该医院年CT检查量超25万例,其中胸部CT占比达38%。原有筛查流程存在显著痛点:
1. 效率困境:单例CT影像包含300-500张断层图像,资深医生阅片需10-15分钟/例
2. 质量波动:不同年资医生对微小结节(3-5mm)的检出率差异达23%
3. 数据孤岛:海量影像数据未实现结构化存储,科研转化率不足15%
二、解决方案:构建"三维感知-智能推理-闭环反馈"体系
稳格科技基于十年医学影像AI研发经验,为医院定制化开发三大核心模块:
1. 多尺度特征融合检测引擎
①采用3D Hybrid Dilated Convolution网络,同时捕捉结节的空间位置(3mm精度)与形态特征(毛刺、空泡等12种征象)
②创新引入注意力机制门控单元,使血管旁、胸膜下等易漏诊区域检出敏感度提升至96.7%
③在NLST数据集验证中,对直径≤5mm结节的召回率达91.4%,较传统方法提升19个百分点
2. 动态风险评估决策树
构建包含217个临床变量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①整合患者年龄、吸烟史、肿瘤标志物等结构化数据
②结合结节生长速度(体积倍增时间)、CT值变化等动态参数
③输出5级风险评分(LR-1至LR-5),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达92.3%
3. 闭环学习优化系统
①建立医生-AI交互标注平台,自动收集医生修正的12类典型误诊案例
②通过联邦学习技术,在保护数据隐私前提下实现模型月均迭代2次
③开发影像质量评估子系统,自动识别层厚>3mm、伪影等不合格影像,数据清洗效率提升75%
三、实施成效:临床价值与科研产出双突破
1. 临床指标显著优化
指标 | 实施前 | 实施后 | 提升幅度 |
肺结节检出量(例/月) | 1,240 | 1,637 | +32% |
早期肺癌诊断率 | 58.2% | 74.1% | +27% |
医生阅片时间 | 12min | 4.2min | -65% |
假阳性推荐率 | 18.7% | 5.3% | -71% |
2. 典型病例验证价值
案例1:系统检出1例右肺上叶5mm纯磨玻璃结节(pGGO),风险评分LR-4,经手术证实为原位腺癌
案例2:自动识别1例左肺下叶8mm实性结节伴血管集束征,提前3个月预警浸润性腺癌可能
案例3:通过生长速度分析,修正23例误判为恶性的陈旧性钙化灶,避免过度诊疗
3. 科研成果加速转化
①联合发表SCI论文3篇(IF>5分2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②构建包含12,800例标注数据的区域性肺结节影像库
③开发医生培训AI助手,使低年资医生检出准确率从71%提升至89%
四、客户评价与行业认可
项目负责人李主任(放射科主任): "该系统实现了三个转变:从经验依赖到数据驱动、从单点检测到全程管理、从被动诊疗到主动防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AI预筛使高风险患者平均就诊时间缩短2.3小时。"
行业认证:
①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
②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单位"
③获2023年度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