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格科技AR在线展厅开发全周期时间规划与实施策略
一、项目背景与核心目标
稳格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在科研技术领域的深耕,结合AR技术发展趋势,推出面向企业客户的AR在线展厅开发服务。该服务通过三维建模、实时渲染、多端交互等技术,帮助企业构建沉浸式数字展厅,实现产品展示、品牌传播与远程协作的深度融合。项目核心目标为:12个月内完成从需求分析到上线运维的全流程开发,确保系统支持10万级并发访问,兼容主流AR眼镜及移动设备,交付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二、开发阶段与时间规划
阶段1:需求分析与技术预研
1. 客户需求调研
①组建由产品经理、AR工程师、UI设计师组成的专项小组,通过线上会议、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客户对展厅功能、交互逻辑、品牌调性的需求。
②典型案例:为某汽车品牌设计AR展厅时,需重点调研其车型展示方式、虚拟试驾流程及用户数据追踪需求。
2. 技术可行性评估
①评估光波导模组、异构多核SoC芯片等硬件兼容性,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AR眼镜光波导模组研发中的技术路径,优化渲染效率。
②测试基于RTOS的SDK与NPU工具链的集成能力,确保低延迟交互体验。
3. 里程碑成果
输出《需求规格说明书》及《技术可行性报告》,明确开发边界与风险点。
阶段2:系统设计与架构搭建
1. 核心架构设计
①采用微服务架构,将展厅划分为用户管理、内容渲染、数据分析等模块,支持横向扩展。
②数据库设计:使用MongoDB存储三维模型元数据,Redis缓存高频访问数据,提升响应速度。
2. 交互逻辑设计
定义手势识别、语音控制、空间定位等交互方式,例如通过Leap Motion实现手部动作捕捉,或结合SLAM技术实现展厅内自由导航。
3. 里程碑成果
完成系统架构图、数据库ER图及交互原型设计,通过内部评审。
阶段3:开发与测试
1. 分模块开发
①前端开发:基于Unity 3D引擎构建展厅场景,集成ARKit/ARCore实现移动端AR渲染。
②后端开发:使用Spring Cloud搭建服务治理框架,开发RESTful API接口供前端调用。
③第三方服务集成:接入支付系统、CRM系统,支持展厅内直接下单或预约试驾。
2. 测试策略
①功能测试:覆盖展厅加载、模型交互、数据同步等场景,使用Selenium自动化测试工具。
②性能测试:模拟10万级并发访问,通过JMeter检测服务器响应时间与资源占用率。
③兼容性测试:在华为VR Glass、Microsoft HoloLens 2等设备上验证渲染效果与交互流畅度。
3. 里程碑成果
完成Alpha版(内部测试)、Beta版(客户测试)及RC版(发布候选)迭代,修复关键Bug 200+项。
阶段4:上线部署与运维
1. 部署方案
①采用Kubernetes容器化部署,支持弹性伸缩以应对流量高峰。
②配置CDN加速,降低全球用户访问延迟。
2. 运维监控
①集成Prometheus+Grafana监控系统,实时追踪服务器CPU、内存使用率及API调用成功率。
②建立7×24小时故障响应机制,确保问题1小时内定位、4小时内解决。
3. 里程碑成果
系统正式上线,客户培训完成,交付《运维手册》及《应急预案》。
三、风险管理与优化策略
1. 技术风险
①针对AR渲染延迟问题,采用异步加载与LOD(细节层次)技术优化模型精度与性能平衡。
②预留10%开发周期用于技术攻关,例如解决特定设备下的手势识别漂移问题。
2. 需求变更风险
引入敏捷开发模式,每两周迭代一次版本,通过Jira工具管理需求变更流程,确保客户与开发团队信息同步。
3. 成本超支风险
采用云服务按需付费模式,避免硬件资源闲置;通过自动化测试减少人工回归测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