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格科技肺病检测算法:赋能医院精准诊疗,开启智慧医疗新篇章
在肺癌早期筛查与诊断领域,传统影像科医生需逐层浏览三维CT图像,耗时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漏诊、误诊率居高不下。针对这一痛点,北京稳格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人工智能与医疗影像领域的深厚积累,为某三甲医院量身定制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结节自动检测算法解决方案,通过“可疑位置推荐+假阳性抑制”双阶段架构,将肺结节检测效率提升90%,假阳性率降低至行业领先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一、核心算法架构:双阶段精准打击,破解检测难题
1. 可疑位置推荐阶段:多类型结节全覆盖
稳格科技采用三维全卷积神经网络(3D FCN),结合多尺度输入设计,可同时捕捉直径3-30mm的实性、半实性、钙化及贴近胸膜的结节。算法通过LUNA16数据集(含1186个经四位专家标注的结节)训练,召回率达97.1%,平均每幅CT图像仅产生219.1个假阳性候选区域,较传统方法减少65%。例如,针对贴近胸膜的大型结节,算法通过多级形态学操作与三维空间特征融合,有效区分结节与胸膜组织,避免漏检。
2. 假阳性抑制阶段:三维卷积网络深度优化
基于浅层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算法提取候选区域的纹理、形状及上下文特征,通过级联分类器实现假阳性过滤。在LUNA16数据集上,该模型在每幅CT图像容忍1个假阳性的条件下,召回率高达97.2%,较传统kNN、SVM方法提升22个百分点。例如,针对血管粘连结节,算法通过三维空间梯度分析,精准识别结节边缘特征,避免误判为血管分支。
二、临床应用场景:从筛查到诊断的全流程赋能
1. 早期筛查:高效处理海量CT数据
在某医院体检中心,算法每日可自动分析2000例肺部CT图像,将单例阅片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1分钟,医生仅需复核算法标记的可疑区域。系统上线后,肺结节检出率提升18%,早期肺癌诊断率提高12%,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窗口期。
2. 辅助诊断:多模态数据融合决策
算法与医院PACS系统无缝对接,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包含结节位置、大小、密度及恶性概率评分。例如,针对一名55岁男性患者的CT图像,算法检测出右肺上叶8mm半实性结节,恶性概率评估为72%,医生结合患者吸烟史,迅速制定穿刺活检方案,最终确诊为早期腺癌。
3. 科研支持:大规模数据挖掘与模型迭代
稳格科技为医院搭建了肺结节影像数据库,已积累超10万例标注数据,支持医生开展多中心研究。例如,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结节的影像特征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算法模型可动态优化,持续提升检测精度。
三、技术优势:全栈能力与国产化适配
1. 端到端解决方案
稳格科技提供从硬件适配(如华为Atlas算力平台)到算法部署的全栈服务,支持医院现有设备的无缝升级。例如,算法在国产GPU上运行效率达98%,满足三甲医院高并发需求。
2. 合规性与安全性
系统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认证,数据传输采用国密SM4加密,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确保患者隐私与医疗数据安全。
3. 持续迭代机制
基于医院反馈的疑难病例,稳格科技每月更新算法模型,例如针对磨玻璃结节(GGO)的检测优化,使召回率从89%提升至94%。
四、未来展望:AI+医疗的深度融合
稳格科技正探索将算法与液体活检、基因检测技术结合,构建肺癌早筛闭环。例如,通过分析CT影像中的结节特征与血液中ctDNA突变的相关性,算法可提前6个月预警肺癌风险,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