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格科技危险区域人员检测算法案例:助力某化工厂实现智能安全监控升级
一、案例背景
工厂因生产环境复杂(存在高温、高压、有毒气体区域),长期依赖人工巡检与固定摄像头监控预防人员误入危险区,但传统方式存在三大痛点:
1、人工监控效率低:监控中心需24小时轮班,人均需同时关注30+屏幕,误报率高达20%;
2、实时性不足:从发现人员闯入到通知现场人员平均耗时>3分钟,无法及时干预;
3、数据利用薄弱:历史监控数据仅用于事后追溯,未形成安全风险预测能力。
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工厂委托稳格科技开发危险区域人员检测与预警算法,构建智能安全监控系统。
二、解决方案
稳格科技基于计算机视觉与行为分析技术,定制以下方案:
1、多模态检测算法:
①采用改进型YOLOv8目标检测框架,精准识别人员位置与姿态(如佩戴安全帽、工作服);
②结合区域分割算法(Mask R-CNN),动态划定危险区域边界,支持不规则形状与临时禁区设置。
2、行为分析与预警:
①定义“越界”“停留超时”“未佩戴防护装备”等违规行为规则库;
②集成轻量级行为识别模型(基于3D-CNN),实时判断人员动作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3、边缘-云端协同架构:
①边缘端(NVIDIA Jetson Xavier)部署检测算法,实现本地实时分析(处理速度>25fps);
②云端构建安全风险预测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生成热力图与风险趋势报告。
三、实施过程
1、需求确认:与客户明确危险区域范围、违规行为定义及预警响应流程(如声光报警、短信通知)。
2、数据采集与标注:在厂区部署30+高清摄像头,采集2万+小时视频数据,标注人员位置、动作及安全装备状态。
3、模型训练与优化:
①针对复杂背景(如雾天、夜间红外画面)进行数据增强与域适应训练;
②优化小目标检测能力(如远距离人员识别),确保检测距离达50米。
4、系统集成与测试:
①将算法接口与厂区现有安防系统(门禁、广播)对接,实现自动联动;
②模拟100+次违规场景测试,验证系统响应时间(<1秒)与准确率(99.5%)。
5、交付与培训:提供系统操作手册、API文档及运维培训,确保客户自主管理。
四、成果与价值
1、安全提升:违规行为识别准确率从85%提升至99.5%,事故率下降70%;
2、效率优化:监控人力减少80%(从15人减至3人),误报率降至2%以下;
3、数据赋能:生成周/月安全风险报告,辅助优化巡检路线与设备维护计划;
4、行业示范:该案例获评“化工行业智能安全监控标杆项目”,助力客户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
结语
稳格科技通过危险区域人员检测算法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成功帮助客户实现从“人工监控”到“智能预警”的转型。我们始终以技术落地为核心,通过多模态算法设计与边缘计算部署,为企业构建实时、精准、可扩展的安全监控体系,助力工业领域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