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成功案例
电业局用电量预测模型成功案例:破解电力供需难题的智能引擎

电力需求预测的复杂挑战

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推动下,电力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某省电业局作为区域能源管理的核心机构,长期承担着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优化资源配置的重任。然而,传统用电量预测方法依赖人工经验与简单统计模型,难以应对以下痛点:

1、数据维度单一:仅基于历史用电量进行线性外推,忽视气象、经济、产业政策等多源异构数据的影响;

2、预测精度不足:月度预测误差率长期高于15%,导致电网调度频繁调整,增加运营成本;

3、响应滞后性:无法实时捕捉工业用电波动、居民用电峰谷变化等动态特征,影响应急预案制定。


为突破瓶颈,电业局联合稳格科技启动“智能用电量预测模型”开发项目,旨在构建一套高精度、可解释、可扩展的AI预测系统。


技术突破:四大创新构建预测新范式

1. 多维度数据融合引擎

模型创新性整合气象卫星数据、电网拓扑信息、用户用电行为等12类异构数据源,构建包含300+特征变量的数据立方体。通过引入华北石油水电厂"势效系数法"思想,建立技术管理措施对用电量的量化影响模型,使预测基础数据精度提升40%。

2. 动态权重分配机制

借鉴行业用电特性分类体系,开发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组合预测模块。该机制可自动识别工业、商业、居民等不同用户群的用电模式差异,动态调整GM(1,N)模型、LSTM神经网络等6种子模型的权重配比。在嘉兴"数字电量魔方"项目验证中,组合预测较单一模型误差率降低58%。

3. 时频分解预测架构

采用EEMD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将原始负荷序列拆解为7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本征模态函数(IMF)。针对高频分量设计时频注意力神经网络,对低频分量运用Lasso回归进行特征筛选,最终通过多分辨时序神经网络(MTNN)实现分量预测值的智能融合。该架构在江苏电网实测中,日负荷预测MAPE值降至2.1%。

4. 风险预警可视化系统

开发包含18项关键指标的预警仪表盘,实时展示预测置信区间、极端天气影响度等动态参数。系统内置的布谷鸟搜索算法可自动优化购电策略,在某油田电网项目中实现年购电成本节约1.2亿元,网损率下降至3.8%的行业领先水平。

 

实施成效:从数据预测到价值创造的跨越

1. 预测精度质的飞跃

2024年夏季用电高峰期,模型对全省最大负荷的预测误差率控制在1.8%以内,较传统方法提升67%。特别在新能源出力预测方面,光伏发电功率预测MAPE值从22%降至9%,风电预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决策支持体系重构

建立的"预测-评估-决策"闭环系统,使电业局调度计划编制时间缩短60%,备用容量需求减少15%。在2024年台风"梅花"应对中,系统提前72小时预警局部电网过载风险,指导完成12条馈线负荷转移,避免经济损失超3000万元。

3. 商业模式创新实践

基于预测模型开发的"储能宝典"政企合作平台,已吸引287家工业企业接入,累计配置储能容量420MWh。通过引导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实现峰谷差率从1:3.2优化至1:2.1,助力海宁市获评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行业价值:重构电力预测生态体系

1、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电力预测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的范式转变。其创新成果已形成3项行业标准,相关算法在能源、交通等6个领域实现跨界应用。特别是在县域电网场景中,轻量化部署方案使中小电业局预测系统建设成本降低75%,推动预测技术普惠化发展。


2、正如国家电网专家评价:"稳格科技模型不仅解决了预测精度难题,更构建起连接能源数据与商业价值的桥梁。"随着虚拟电厂、电力市场改革等新业态兴起,该模型将持续进化,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用电量预测,电力决策系统,能源大数据,LSTM神经网络,熵权法,GM模型,需求响应,新型电力系统

电业局用电量预测模型成功案例:破解电力供需难题的智能引擎
稳格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业局用电量预测模型成功案例:破解电力供需难题的智能引擎解决方案,包括:算法定制,算法优化,系统集成,硬件采购,方案设计,运维服务。
  • 快速交货
  • 不限制修订
  • 免费咨询
  • 定制开发
  • 源码交付
  • 可上门服务
  • 免费技术支持
联系我们,与优秀的工程师一对一的交谈
已查看此服务的人员也已查看
5G 双频 WiFi 蓝牙鸿蒙 AIoT···
稳格科技8路摄像头主板开发案例-车机系统···
稳格科技浮游生物监测设备 | 智能显微成···
铸坯位置识别系统:精准定位,赋能钢铁生产···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13910119357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