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格科技8路摄像头主板研发周期解析:从技术攻坚到场景落地的全链路突破
在智能驾驶与车联网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稳格科技联合芯片厂商、算法团队及硬件制造商,历时18个月完成车机系统8路摄像头主板的研发与量产。这一周期涵盖需求定义、芯片选型、硬件设计、算法优化、测试验证及量产爬坡六大阶段,每一步均以场景需求为驱动,最终实现多路摄像头同步采集、低延迟传输与智能分析的核心能力。
一、需求定义与场景分析(2个月)
研发初期,团队聚焦环卫车、工程车、物流运输等垂直场景,明确三大核心需求:
1、多路协同能力:需支持8路摄像头同步接入,覆盖前/后/侧/顶视角,解决传统方案中多摄像头独立运行导致的画面割裂问题。例如,环卫车作业时需实时拼接360°全景影像,避免盲区引发事故。
2、环境适应性:针对工程车在工地粉尘、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需求,主板需通过IP67防水防尘认证,并支持-40℃至85℃宽温工作。
3、低功耗与长续航:物流车辆需长时间运行,主板需采用12nm制程工艺芯片,功耗较28nm方案降低40%,配合UPS断电保护功能,确保异常情况下关键数据不丢失。
二、芯片选型与架构设计(4个月)
团队对比联发科MT8768、RK3588等芯片方案,最终选定联发科八核处理器(主频2.0GHz,12nm制程),其优势在于
1、多摄像头支持:内置MIPI-CSI接口,可同步处理8路1080P视频流,延迟低于100ms,满足实时性要求。
2、AI算力集成:搭载IMG GE8320 GPU,支持轻量化AI模型部署,可实现BSD盲区监测、DMS驾驶员状态识别等功能。
3、通信兼容性:集成4G全网通、Wi-Fi 6及北斗/GPS双模定位,适配不同车型的联网需求。
4、硬件架构上,主板采用“核心板+底板”分离设计,核心板集成处理器、内存(4GB LPDDR4X)及存储(64GB eMMC),底板扩展8路摄像头接口、CAN总线及RS232/RS485串口,便于与车辆ECU系统对接。
三、算法优化与功能实现(6个月)
算法团队针对多路摄像头数据,开发三大核心功能:
1、全景拼接与畸变校正:通过摄像头标定算法,将8路画面实时拼接为360°全景影像,并校正广角镜头产生的畸变。例如,在环卫车场景中,该技术使驾驶员视野盲区减少70%。
2、AI安全预警:集成YOLOv5目标检测模型,实时识别行人、障碍物及车辆状态,触发车道偏离、碰撞预警等功能。测试数据显示,在高速过弯场景中,系统响应时间较传统方案缩短30%。
3、数据压缩与存储:采用H.265编码技术,将8路1080P视频压缩至原大小的50%,配合TF卡扩展存储(最大支持128GB),满足物流车辆7×24小时录制需求。
四、测试验证与场景适配(4个月)
团队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三轮测试:
1、实验室测试:模拟高温、高湿、振动等极端环境,验证主板稳定性。例如,在-40℃低温测试中,摄像头接口未出现接触不良问题。
2、车辆实测:与青岛市政合作,在10.5米级纯电动公交车上部署主板,实现行车记录、倒车辅助与盲区监测功能。数据显示,事故率下降40%,维护成本降低25%。
3、客户反馈迭代:根据物流企业需求,优化远程传输协议,使4G网络下视频上传延迟从3秒降至1秒内,并增加驾驶行为分析报告生成功能。
五、量产爬坡与交付(2个月)
通过SMT贴片、AOI检测及老化测试等环节,主板良率提升至99.5%。稳格科技还提供定制化服务,例如为应急车辆增加RF考勤模块,为自动驾驶测试车适配GMSL2接口,最终实现月产能5万片,覆盖30余家合作伙伴需求。
总结: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的双重价值
稳格科技8路摄像头主板的研发周期,体现了从技术攻坚到场景落地的完整闭环。其核心优势在于:
1、高性能低功耗:12nm芯片+H.265编码,平衡算力与能耗;
2、多场景适配:通过模块化设计,满足环卫、物流、工程等不同行业需求;
3、国产化生态:支持统信UOS操作系统及国产芯片,符合信创产业要求。
未来,随着V2X技术普及,该主板将进一步融合雷达、高精度地图数据,推动智能驾驶向“车路云一体化”演进。